首页 > 中心要闻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历代庙学史料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开题报告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11-15 阅读量:

2021年11月13日下午16:00-17:30,由信阳学院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中国庙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国权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规划(国家一般)项目“中国历代庙学史料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信阳学院综合楼1610会议室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汪基德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广少奎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郭娅教授作为专家受邀线上出席并予以指导。信阳学院科研处江成顺处长、教育学院张甲楠书记、郑娇娇副院长、教育学教研室刘勋达主任、科研秘书徐西良以及课题组成员梁修振、冯海燕、刘海龙、陈祥兰、吴春宣、常顺利、郭松等参加了线下开题报告会。会议由信阳学院校长王北生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王北生校长介绍了参与此次会议的专家组成员、学校领导及课题组成员,并对受邀参与此次会议的专家组成员表示感谢,同时对本课题的成功立项表示祝贺。

课题负责人赵国权教授从“为何做”“做什么”“如何做”“可行性”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研究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团队,并就下一阶段的任务分工及研究进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受邀专家针对本课题进行审议和论证。广少奎教授指出,该课题前期研究基础厚实,研究意义巨大,并从进一步募集经费资金、细化小组分工两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汪基德教授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同时从数据库建设的内容与结构选择上提出针对性意见。

郭娅教授评价该课题研究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现代使命感,具有坚守与创新并重的积极意义,并从数据库建设的分工、扩充团队成员、补充收集碑刻资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周洪宇教授从“聚焦目标”“聚合资源”“聚就佳作”三方面对本课题做出整体性评价,肯定该课题研究既具理论价值,也具现实可行性,并希望课题组成员能聚焦庙学研究、整合多种资源、撰述精品佳作。

赵国权教授代表课题组成员对参与本次开题报告的专家所提的宝贵意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会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细化研究分工,将该课题研究从理论落到实处,相信课题组所有成员会在充满荆棘的学术道路上守望相助、共出成果。

最后,王北生校长从成立研究机构、配备办公场所、提供资金资助三方面,表示信阳学院对本课题研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希望课题组所有成员能确保研究的高效和有效,坚持做“长线”研究,形成自我研究特色,为把“信阳学院中国庙学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庙学研究的主阵地、成为信阳学院弘扬传统文化的对外窗口、成为河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贡献力量。